新興毒品於青少年的危害

發布日期:2022.05.19

新興毒品於青少年的危害

 

 

 

作者:精神醫學科 周緯柏 主治醫師/助理教授

 

 

 

新興毒品概念與定義

 

 

聯合國於1960-1971年代將一系列有可能造成公共衛生危害的麻醉藥品(narcotic drug)和精神作用物質(psychotropic substances)納入管制公約以期降低毒品或非法藥品使用的危險性。然而在1980 至1990年代市面上開始出現多種合成毒品及化合物,其特性是將原毒品的化學結構式做微幅改變以規避管制,但許多生理及藥理作用仍和原毒品類似。1990-2000年代則出現了合法興奮劑(legal highs),這類毒品強調是經由新合成、僅限於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的化學物質或由植物萃取(herbal highs)而來。這些合成物品和管制毒品的結構式不同,藉此規避了毒品分級制度和相關法律責任。自2000年起,這些新興毒品開始大量出現在各國及台灣。

 

   2013年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將新興毒品定義為一種或是數種混合型的物質,且非屬聯合國1961年及1971年藥品管制公約中的物質,並且會造成公共衛生的威脅。常見的新興毒品包括:合成大麻(synthetic cannabinoids)、合成卡西酮(synthetic cathinones)、苯乙胺(phenethylamines)、乙二烯二胺(piperazines)、愷他命(ketamine,俗稱K 他命)、色胺酸(tryptamines)、及以植物為基底(plant- based)的新興毒品等七大類。

 

新興毒品特殊包裝及使用方式

 

這些新興毒品大多包裝成咖啡包、沖泡式飲料或零食包裝,藉由新潮、可愛的外包裝圖案,創造流行的感覺,配上便宜價格,吸引青少年使用。不同於過去毒品使用多以針頭靜脈注射或吸食器鼻腔吸入,新興毒品大部分以口服使用,降低了年輕族群的戒心,且忽略了其危險性。

 

新興毒品危害

 

另外,新興毒品多以混和多種三、四級的毒品(K他命、喵喵[卡西酮]、一粒眠、FM2..等),有時也摻雜了二級毒品(安非他命、幻覺劑、大麻),甚至加入藥性相反或相衝突的毒品,因而增加生理上未知的危險性。據法醫研究所對死亡案件檢驗的統計,因新興毒品死亡案件,2018年共四十五件,2019年增加到八十四件,2021年高達一四三件,增加數字相當驚人。這些新興毒品的致死案件大多發生在17-35歲青少年與青年,個案常檢驗出多種新興毒品。

 

本院戒癮門診及相關資源

 

近來混和型新興毒品是排名青少年毒品成癮種類的第二名,有擴大且進入校園的趨勢,因此增加青少年對新興毒品的認識和預防使用是未來國家反毒的重要工作。若青少年族群遇到有人試圖引誘使用不明藥物,要提高警覺、儘快離開現場;若不慎接觸到毒品,本院亦有戒癮門診可提供諮詢及相關戒癮服務。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1 條規定「於 ( 吸毒 ) 犯罪未發覺前,自動向衛生福利部指定之醫療機構請求治療,醫療機構免將請求治療者送法院或檢察機關。依前項規定治療中經查獲之被告或少年,應由檢察官為不起訴之處分或由少年法院 ( 地方法院少年法庭 ) 為不付審理之裁定。但以一次為限。」,求助醫療時可放心尋求戒治的出路。

 

中華民國111年4月

高醫醫訊第41卷第11期

Search

進階搜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