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疫苗接種建議

發布日期:2022.05.18

青少年疫苗接種建議

 

作者:小兒感染科 李敏生 主治醫師

 

 

 

前一陣子,「該不該搶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和「要不要接種新冠疫苗」這兩個議題困擾許多青少年和家長。疫苗常被認為是幼兒及年長者的議題,多數的青少年及家長並不清楚疫苗在青少年的角色。

 

事實上,這一波COVID-19疫情突顯疫苗在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對於高傳染性、會造成大量死亡和嚴重併發症的疾病,我們迫切地需要疫苗。而且即使該疾病發生率因為廣泛地接種疫苗而降低,但是疫苗的效力可能會隨時間減弱,或者疾病發生率降低造成疫苗涵蓋率下降,都可能導致疾病的反撲。所以在接種疫苗一段時間後,我們還需要補接種疫苗。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青少年(11-18歲)可以考慮接種的疫苗包括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B 型肝炎疫苗、A 型肝炎疫苗、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及結合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可參閱(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EnLU6Jt494Pba5C_3S8USg)茲將疫苗的接種建議簡單說明如下(詳細資訊請諮詢小兒專科醫師):

 

  1.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未曾接種者(尤其家中有嬰兒或孕婦),建議自費接種一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    
  2.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未曾接種或未具抗體者,建議自費接種2劑,2劑至少間隔4週。
  3. 水痘疫苗:暴露水痘患者後且未曾感染過水痘者,建議自費接種第2劑。從未曾接種者,建議接種2劑,2劑至少間隔4週。
  4. B型肝炎疫苗: 已依時程完成接種者,經檢驗為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者,若為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如免疫不全、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等), 可自費追加1劑,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若表面抗體仍為陰性,可以採「0-1-6個月」之時程接續完成。若非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尚無須全面追加1劑B型肝炎疫苗,惟個案可自費追加1劑。
  5. A型肝炎疫苗:未曾接種者建議自費接種2劑,2劑間隔6-12個月。
  6. 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未曾接種者及赴流行地區者建議自費接種。
  7. 季節性流感疫苗:國中、高中/職及五專1-3年級學生為公費疫苗實施對象;其餘青少年建議每年自費接種1劑。
  8. 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高危險群(均符合重大傷病資格)接種,如可能應先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再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 (PPV23)。未曾接種者,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1劑PPV23。5年後可經醫師評估再追加1劑PPV23。
  9.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未曾接種者建議自費接種,接種嘉喜(九價)疫苗者,第一劑接種時年齡在9-14歲僅需接種二劑,滿15歲則需接種三劑。
  10. 結合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高危險群(包括居住或往返於流行地區等對象)建議自費接種1劑。

 

 

除了上述十種疫苗以外,最近上市的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成份疫苗,也建議在學生入住寄宿學校前可根據感染腦膜炎雙球菌之風險以及當地流行病學特徵接種。大家應該要知道,疫苗都是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及嚴謹的審查和監測,確定其安全性才能上市,而且疫苗的保護會隨時間遞減。所以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應該常常檢視自己的需要,及時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家人。

 

中華民國111年4月

高醫醫訊第41卷第11期

Search

進階搜尋

關閉